1.安置房的概念
政府在进行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形成大量拆迁户,由此便产生了对拆迁户进行安置所建的房屋,这就是安置房。
2.安置房和商品房的区别
安置房是指政府在进行城市道路建设或其他公共设施建设时,对被拆迁户进行安置所建的房屋。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安置房只有在取得房产证之后方可转让。但由于安置房的土地性质一般是政府直接划拨,因此房产的转让过户还需要缴纳土地出让金。
商品房是具有经营资格的房地产开发商通过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之后经营的住宅。因此商品房的土地性质是出让,在买卖的时候就不需要缴纳土地出让金了。
另外,安置房有时存在偷工减料的情况,在质量上普遍不如商品房。
3.安置房是小产权房吗
(1)小产权房无法取得房产证。根据我国现有的法律规定,只有县级以上的房屋管理部门才有颁发房产证的权力。如果是乡镇政府颁发的产权证明,只能说明买受人对该套房屋享有使用权,并不能拥有房屋的真正所有权。
(2)安置房是能够办理房产证的,因此与小产权房相比购房风险要小一些。但是对于想购买安置房的购房者而言,仍然需要注意如下问题:第一,安置房的售房者是否对其拥有完全的产权?第二,当地政府对于拆迁安置房上市交易是否存在限制性规定?第三,在购房合同中应当对交房时间、办证时间、土地出让金及税费的承担做出明确约定。
4.购买安置房的注意事项
上市之后的安置房售价低于普通商品房,因此对普通购房者具有吸引力,但是也存在不可忽视的风险。民众在购买安置房时需要重点关注如下几点。
(1)按照我国法律的规定,只有当安置房正式取得房产证之后才可以上市交易。如果没有房产证,便属于小产权房。成交后购房者不能拿到房产证,如果原房主反悔,购房者权益则得不到法律的保护。
(2)需要高度关注房屋质量。防范有的安置房工程承包商为增加利润而采取偷工减料的手段带来的工程质量损害。
(3)政府为了避免安置房价格较普通商品房低的现实对房地产市场造成大幅冲击和震荡,会对安置房的上市交易时间进行严格的限制。
(4)安置房的硬件配置往往比商品房差,可能会给购房者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